影音/「神比人多」北竿橋仔村 漁業展示館感受早年漁村盛況

記者樊德惠/地方中心報導

馬祖推廣海上賞鷗已有多年時間,而為了保存在地文化資產與觀光,不但在北竿橋仔成立了漁業展示館,並舉辦常設展,讓更多人認識橋仔村的故事。

▲一個小聚落就有八座廟,村裡神明近200尊。(圖/黃貞燕提供)

北竿橋仔村因為周圍海域是優異的漁場,漁業特別發達,早年光是在這個澳口就聚集了各方的漁人,過去是北竿人最多的村落,漁業興盛,也帶來不同原鄉的信仰。僅只是這麼一個小聚落就有八座廟,村裡神明有近200尊,如今雖然沒落了,但從橋仔漁業展示館,還是可以感受當年的盛況。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不但號召了橋仔漁人和當地人,一起捐贈物件和製作模型,設立了橋仔漁業展示館,一方面希望為橋仔的漁業留下紀錄,另一方面也希望從橋仔前往大邱看鹿的觀光客,可以在此停留認識橋仔。

▲橋仔漁人和當地人,一起捐贈物件和製作模型,設立了橋仔漁業展示館。(圖/黃貞燕提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黃貞燕表示,這個由地方漁人們合力完成的資料館,漁業資料與漁具模型數量可觀。為了讓更多人能進一步認識橋仔村的文化,由北藝大博物館所的團隊,以物質文化觀點就漁具及在地知識進行採集與梳理,打了頭陣,接著由原典美君團隊接棒,完成更為詳實、細膩的系統性整理,這是橋仔漁業展示館新常設展的基礎。5年來一點一滴累積的成果,這個常設展的漁具敘事,不但能展現漁具作為漁人身體知識與環境知識重要一環的內涵,更可說是目前全臺灣有關漁業漁具及其在地知識最精彩的展覽。

▲常設展的漁具敘事展現漁具作為漁人身體知識與環境知識重要一環的內涵。(圖/黃貞燕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