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偏遠地區教育及實驗教育資源中心24日揭牌,吸引逾300位民眾及學校師生參加,現場設置縣內13所實驗教育學校、1處偏遠地區教育互動學習攤位與成果展示,探索實驗教育與偏遠地區教育發展的多樣性與多元學習的無限可能。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宜蘭縣政府所轄國中小學有四成屬於偏遠地區及非山非市學校,因應全國少子化趨勢,偏鄉教育的整合刻不容緩。在推動實驗教育20年,各類型實驗教育公辦公營、委託私人辦理及非學校型態蓬勃穩定發展的基礎上,113學年度起成立「偏遠地區教育及實驗教育資源中心」,整合縣內40所偏遠地區及非山非市學校,規劃六區校際聯盟為共同協作團隊,促進校際合作,打造永續學習場域讓師生共學、進行資源整合達到行政減量、透過課程共備與發展區域特色促使學校共好。透過偏遠地區教育及實驗教育資源中心的設立,持續精進教育發展的多樣性,創新多元學習、提升偏遠地區學生學習的競爭力。
教育處表示,今年宜蘭縣二所實驗教育學校岳明國中小、大同國中獲得教學卓越金質獎、銀質獎,成為全國課程教學的典範學校,除了結合中央教育政策規劃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學方案,更致力於實驗教育的課程發展、教材教法和課程評鑑研究與創新,期盼透過本次偏遠地區教育及實驗教育中心的設置,豐富區域學習多樣性、厚植宜蘭教育競爭力,成就偏遠地區教育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