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社區產業特色 「宜蘭流域藝術季」發表四條農旅路線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12日在冬山鄉零工圍茶園,發表「2025宜蘭流域藝術季』成果,活動包含宜蘭深度農村體驗、公民參與式大地藝術創作與綠色永續旅遊3大元素。以大同、三星、冬山與蘇澳等4個地方創生鄉鎮,對應蘭陽溪、安農溪、冬山河與南澳溪流域上的樂水、大隱、中山與朝陽4個社區,邀約邱憲章、林鈺婷、王珩與林勇任4位在地藝術家、旅行業者與在地社區夥伴共同設計「參與式架構」,將作品拆解為民眾可共同創作的藝術元件,使藝術成為全民的日常體驗。同時邀請民眾走進農村再生社區,探索宜蘭春季農村的秘境並參與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地藝術創作。

4條綠藝農旅的旅遊路線,分別為蘇澳朝陽社區的「遇見-那海有漁」來呈現永續的漁業與海洋文化、冬山中山社區的「茶覺-此山有飲」呈現冬山友善茶葉文化、三星大隱社區的「安農-稻藝有道」呈現有機農業、以及大同樂水部落的「智者-樂水有林」呈現林下經濟與原民文化。

4條軸線融合漁港、茶園、水稻、山林等地景與產業意象,以「共創、共享與共榮」讓遊客參與藝術創作,重新感知農村周遭自然環境的美感與價值,將創作置於農村場域。同時透過龍華科技大學觀光系的老師們將社區導覽、食農教育與藝術創作設計成遊客、居民、農業、環境與美學共榮的農村互動小旅行,展現社區產業特色、農村永續發展的創新模式。

宜蘭縣在多年的努力與累積才能有如此豐富的農村文化,縣府向國發會爭取地方創生計畫,獲農業部農村水保署支持,特在2025年綠色博覽會期間規劃,民眾可透過預約報名參加4條「綠藝農旅」路線,在藝術家與在地夥伴引導下,不僅能體驗農村日常,還能實際參與藝術作品製作,成為共創的見證者。完成創作後,參與者還可獲得主辦單位提供的「宜蘭農村好物」消費折價券。

縣政府期盼透過「宜蘭流域藝術季」,實踐「藝術是參與、參與是生活」的理念,深化農村與旅人的情感交流,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在創作中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與記憶,活動詳情可上 www.yilanruralart.com查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