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野放黃緣螢初見復育成果 五結螢火蟲季開始了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2024年12月五結鄉公所與五結國小在校園生態池,野放1000隻黃緣螢幼蟲,今年4月中旬已見初步的復育成果,當夜幕低垂就出現螢光點點的情景,鄉長沈德茂等人17日宣布螢火蟲季正式啟動,盛情邀約民眾遊訪五結,共享漫步花樹廊道與螢火點點的優閒時光。


▲野放時的黃緣螢幼蟲與牠們愛吃的田螺。(陳木隆攝)

復育計畫由吳加雄博士主持,包括鄉長沈德茂、校長吳志堅與師生們,在校園生態池野放1000隻蠕蠕而動的黃緣螢幼蟲,以及大批螢火蟲愛吃的田螺。預計三年的時間,恢復往昔鄉野田間螢光紛飛的盛況。


▲黃緣螢雄成蟲(左)與雌成蟲(右)。(圖∕翻攝自吳加雄資料)

僅僅相隔4個多月,已經顯現出復育成果,入夜後開始有螢火蟲在生態池陸續現踪,在草叢、在林間閃爍求偶,讓參與野放與賞螢的大小朋友們,了解螢火蟲的一生與大自然的奧妙。


▲五結鄉長沈德茂(前排左七)等人邀約民眾到五結國小生態池觀賞螢火蟲。(圖∕陳木隆攝)

吳加雄博士指出,台灣共有61種螢火蟲,黃緣螢喜歡棲息在水質乾淨、水流緩慢的環境中,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生長於水邊,將五結國小景觀池改善成土底泥邊的生態池,並種植一些田字草、大安水蓑衣,加上校園的野薑花等本土植物,讓幼蟲和成蟲都能各得其所的棲息與繁衍。


吳加雄博士呼籲大家賞螢時要注意:不要捕捉、不要開燈、不要踩踏棲息地。(圖∕陳木隆攝)

吳加雄提醒大家,從4月17日到30日每天晚上6點40分到8點左右,是到五結國小賞螢最佳時間,過了這個時段數量會逐漸減少,9點左右螢火蟲就要開始休息了。他並呼籲大家在賞螢時要注意:不要捕捉、不要開燈、不要踩踏棲息地,請保持賞螢路線的暢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