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每逢農曆年前後,台灣地方習俗民眾都會到市廟里為家人安奉光明燈或平安燈,祈求整年平安順遂、工作順利,但經濟弱勢的低收入戶與獨居長者,卻只能「望燈興歎」,彰化市公所自民國104年起為他(她)們免費安奉,今年第十一度實施,2月11日於國定古蹟彰邑威惠宮(聖王廟)舉辦「光明燈啟燈祈福法會暨為獨居長者及低收入戶免費點燈祈福」,今年共有1015名低收入戶及獨居長者受惠。
歷來彰化市一直重視低收入戶的福利,現行已有包括提供子女教育補助費(大學一年4萬元、專科2萬5千元、高中1萬5千元、國中5千元)以及三節發放慰問金;至於獨居長者部分,平常都有志工定期進行居家關懷的服務、每年安排招待國內旅遊、年終宴請圍爐,另對於低收入戶又是獨居的長者,還提供送餐服務等福利措施。
▲為了讓弱勢族群也能得到神明庇佑,彰化市自民國 104 年首開風氣之先,讓低收入戶與獨居長者免費在威惠宮安奉光明燈。(圖/記者蕭麗鳳攝)
代表林世賢市長主持點燈祈福的公所社會課長吳澤生表示,國人宗教信仰虔誠,尤其個人或公司行號等單位,為了祈求身體、學業、事業、財運、消災解厄等各種不同需求,總會於年終歲末或農曆年前後,到寺廟安奉各種名目不一的燈座,例如「平安燈」、「光明燈」、「財神燈」、「福祿壽燈」、「太歲燈」… 等,儘管名稱各異,總不外乎是祈求來年各方面更為平安順心或飛黃騰達。
▲對於經濟普遍處於弱勢甚至貧困至極的低收入戶與獨居長者來說,即使是幾百元也可能造成不小的負擔,不少人更是只能「望燈興歎」。(圖/記者蕭麗鳳攝)
而有關安奉各式燈座的花費,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甚至不乏十數萬元,對一般大眾而言,幾百元或許不構成問題,但對於經濟普遍處於弱勢甚至貧困至極的低收入戶與獨居長者來說,即使是幾百元也可能造成不小的負擔,不少人更是只能「望燈興歎」。
▲今年度共有 1015 名低收入戶及獨居長者獲免費點燈庇佑。(圖/記者蕭麗鳳攝)
市公所寺廟室主任盧建州表示,為了讓弱勢族群也能得到神明庇佑,彰化市自民國 104 年首開風氣之先,讓低收入戶與獨居長者免費在威惠宮安奉光明燈;今年市公所社會課提供低收入戶數有 1304 戶,願提供個資者人數 953 位,獨居長者點燈者 62 位,也就是說,今年度共有 1015 名低收入戶及獨居長者獲免費點燈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