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全回收零廢棄,開創鋼鐵廢料循環經濟模式

記者陳愛金 / 台北報導

鋼鐵業為我國重要工業基礎,除2家一貫作業鋼鐵廠進口鐵礦砂煉鋼外,另有19家電弧爐煉鋼廠回收廢鐵重新熔煉為各產業所需鋼鐵原材料,煉鋼過程產生約19萬噸之集塵灰及約142萬噸爐碴,也透過電弧爐煉鋼業者及再利用機構近年的努力,已創造城市採礦鋼鐵物料循環經濟模式,達成全回收資源零廢棄目標。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表示,走過民國80年代的掩埋處理,甚至發生非法棄置的憾事,由台灣各大鋼鐵業者合組的「台灣鋼聯」持續研發技術,目前處理鋼鐵業內的量能已經平衡。

並著手處理過往遭棄置的集塵灰1.7萬噸。產業內資源亦能妥善循環,各界最為關注的爐碴是否能順利去化,則在安定化技術有所突破,改善過往造成「痘痘屋」、「波浪路」的膨脹問題後,更能符合公共工程所需品質,資源將「適材適所、分流應用」。

目前台灣鋼鐵業運用電弧爐煉鋼後,主要會產生集塵灰、氧化碴與還原碴三款廢棄物,經再處理後,轉生為珍貴的資源。每生產1公噸鋼胚約會產生2%的集塵灰,主要含鋅、鉛與鎘,再利用機構透過旋轉窯高溫冶煉技術,除提煉出鋅、鉛等有價金屬資源物回收製成「粗氧化鋅(Zn)」等產品外,過程中亦因高溫燃燒,去除了集塵灰中的有害物質「戴奧辛」污染物。
▲爐碴產品浸水膨脹率試驗,確保爐碴產品再利用時不再膨脹。(圖/環保署提供)

目前國內業者處理後的電弧爐集塵灰,因含鋅量可達56-62%已較天然鋅礦更高了5-6%,因此產品約90%外銷至日本、泰國、歐洲等鋅精煉廠或化工廠等,煉製成99.995%純鋅錠或鋅氧粉等精煉產品,另約10%內銷化工廠煉製純化成>98%鋅氧粉等做為輪胎或鞋類等橡膠添加劑,達成再生料100%循環使用率,完成台灣廢鐵循環經濟中重要「金屬鋅生命週期循環」,並形成可收受廢棄物及氧化鋅產品上下游雙向收費的經濟契機,且營收占比高達85%來自氧化鋅產品,收受廢棄物(含集塵灰等)僅占15%,成功開創廢棄物變黃金的商業模式。

鋼鐵廠在煉鋼過程中除產生集塵灰外亦會產生爐碴,其成份與營建材料相近,一向被期待能成為營建再生材料,惟其中所含鈣、鎂若在安定化處理過程中反應不完全,將造成膨脹問題,成為了限制條件。

為改善爐碴的膨脹性問題,電弧爐煉鋼業之爐碴再利用機構打造超高壓蒸汽還原碴安定化蒸壓釜之全自動生產線,可快速將還原碴於3 – 6小時蒸煮安定後,製成再生粒料,並配備爐碴專用預拌混凝土廠專責生產營建用料,製成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料(CLSM)與非構造物用混凝土。同時打造專屬膨脹品管實驗室,從爐碴進料、安定化粒料穩定性、以及最終混凝土品質全程掌握,確保再生材料品質符合國家標準,從產源到產品嚴謹執行全程流向追蹤與申報,讓廢棄物可以有效的資源化且安心的使用。
▲還原碴安定化作業。(圖/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表示,台灣資源匱乏,藉由電弧爐煉鋼上下游整合及技術創新,將上游廢鐵重新熔煉成鋼鐵原材料再利用,下游分別透過台灣鋼聯公司將電弧爐煉鋼集塵灰高溫冶煉產製氧化鋅產品,台鋼資源公司將電弧爐煉鋼爐碴超高壓蒸汽安定化產製營建再生材料,建構完整產業一條龍資源循環鏈,達成城市採礦具體成果。

環保署將持續推動各類廢棄物資源循環再利用,配合相關法規修訂及管理輔導,強化產源之源頭減量、分流及處理技術精進,將過去無價值的廢棄物轉化為資源,減少對資源開採及環境破壞,建立物質流循環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朝向我國2050年淨零碳排關鍵戰略之「資源循環零廢棄」目標邁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