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李至文/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以「青藝獎」為平台,致力於推動人文藝術與科技的交融,迎接創新未來。在第六屆「青藝獎」頒獎典禮中,校長楊慶煜隆重宣布,高科大典藏藝術品數量已突破百件,並計畫於2025年啟動全台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以實踐「人文與科技共創」的教育理念,展現未來大學的多元與高度。
「青藝獎」的誕生源自楊校長的靈感「美感這東西就像一本存摺,存在你的心裡面。哪一天,你要創作一個東西,或是你在生活中的某一個時刻,突然受到感動的時候,那個東西就跑出來了。」因此,高科大設立這個獎項便是希望透過藝術美感活動,提升科技大學校園的美感藝術力,鼓勵科技專業的青年學子,透過青年藝術家創作作品的洗禮,激發全方位之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培養當代全球職場需要之永續競爭力。
回憶開辦首屆青藝獎之前,楊校長以一則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用膠帶貼香蕉的作品引起的熱烈討論,向許文學長(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闡述了藝術的價值與趣味,因而促成了許文學長的長期支持與贊助。見證青藝獎六年來豐碩的藝術成就,許文學長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體認和詮釋,指出:「把技術發揮到極致,就是藝術;將藝術表現到完美,就是技術。」這已成為了高科大「青藝獎」最佳寫照和金句。
高科大自2019年開辦第一屆「青藝獎」,目前它已成為國內藝術圈的重要盛事,參賽作品超過3,600件。六年來,經專業評審團嚴謹並客觀的選拔,已頒發6件金獎、3件特別獎、以及120件典藏獎,目前典藏作品數量已來到129件。
「青藝獎」以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精神與態度,不限主題、不限媒材、不限創作類型,鼓勵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相較國內其他公辦的大型獎項,楊校長強調:「青藝獎典藏現代青年當下所思、所想,透過繪畫、雕塑、攝影、影像、聲音表達自我在世間與宇宙的定位,以及對鄉土與世界的關懷。」同樣地,甫獲第六屆青藝獎特別獎項的藝術家徐睿甫,發表感言時,亦說:「青藝獎超級年輕,在這裡可以看見年輕的藝術家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這個社會,這是青藝獎很有意義的地方。」
此次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特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鄭勝華老師擔任策展人。針對此次特展的主軸,他強調:「希望藉由巡迴展覽讓更多人接觸藝術,了解青年藝術家的觀點,以及藝術對現實的改造潛能。『近未來之形』不僅是一場藝術饗宴,更是一個探索未來的文化對話 。」
巡迴特展相關資訊,如下,
• 中正紀念堂2025.02.22〜03.04 開幕:02.22(六)_11:00
•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04.01〜04.27 開幕:04.01(二)_11:00
•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04.26~07.13 開幕:04.26(六)_10:30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05.06〜06.29開幕:05.06(二)_11:00
•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08.05〜10.08 開幕:08.05(二)_11:00
高科大誠摯邀請各界及藝術愛好者,一同走進展覽現場,見證藝術教育的永續能量和青年藝術家的璀璨未來。相關資訊可至高科大共教院藝文中心官網https://arts.nkust.edu.tw/查詢。
圖/高科大青藝獎全台巡迴展覽「近未來之形」,第一站從台北中正紀念堂啟程,今(22)日開幕茶會,監察委員范巽綠受邀出席,也為高科大在人文藝術涵養所投注的教育資源來打氣。前排左起,青藝獎獨家贊助企業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文、高科大校長楊慶煜、監察委員范巽綠、高科大副校長謝淑玲、高科大副校長蔡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