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附小數位課程 創造共好未來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教育部於 11 月 10 日至 13 日在臺北資訊月 【臺灣教育科技展】參與展示,藉由資訊科技的帶動下,探究教育各面向的發展以及推動成果,在本次活動主軸「數位探索、共好未來」中,以教育聯合展區作為教育科技交流平臺,藉展區內豐富的計畫成果展示,將教育施政方針、重點教育計畫有效傳達至廣大師生與家長。

今年教育聯合展區也邀請東華附小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團隊共同參與展示,內容呈現了東華附小創造性思維暨 21 世紀核心素養課程推動與教學能力提升面項。此次的展覽,教育部也規劃拍攝成果影片,東華附小由校長鮑明鈞帶領師生入鏡,呈現學校課程特色,博得參訪民眾喝采。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仔細觀賞學生操作。(圖/東華附小提供)

此次東華附小參展的課程主題為「讓學生探究、思辨的ENERGY & TECH PARTY」課程目的要是讓學生思考近年來廣被重視的節能議題。東華附小總務處後面的菜圃是自然課時學生種植蔬菜的地方,但這個菜圃缺乏水源,不好澆灌,還有日照不均的問題,怎樣才算是適合的光照時間及強度,對小朋友們的蔬菜栽種都是考驗。如果要在特定時間有光照,也要考慮能源的問題。因此學生可以運用什麼科技,製作出一個智慧澆灌系統,使得菜圃光照穩定並且有適當能源支持光照系統,水源也可以穩定的環境呢?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設計產品「智慧澆灌系統」解決問題。

▲民眾對東華附小作品興致盎然,紛紛駐足聽取簡報。(圖/東華附小提供)

學習情境從三年級的自然課「田園樂」出發,學生從小小農夫學種菜中察覺種植出蔬菜需要知道很多知識,像是關於植物生長需要多長的光照?土壤的溼度要多濕?,進而察覺到東華附小總務處後面的菜圃缺乏水源,不好澆灌,還有陽光的問題。緊接著在地奇萊美地農場體驗有機栽種半日遊的活動,了解專業的人員如何種植有機蔬菜。最後,請學生運用毛細現象製作綠能水耕盆栽,了解種植蔬菜可以使用潔淨的水資源。

進入四年級的自然及科技課「Energy Party」,從耗電大怪獸出發,了解學校、家中有那些電器相當耗電,然後進入發電大PK,了解各種潔淨能源轉換成電力的方式,最後進行節能心智圖與簡報製作,了解省電的重要性,以及潔淨能源的種類,並能宣傳省電的辦法。

五年級的自然及科技課,統整三年級的食農素養,四年級的潔淨能源,從五年級的自然課「觀測太陽」找到學校裡適合擺放太陽能板的位置,針對種植特定的蔬菜,透過溫溼度感測器判讀數據,設定光照、澆水的時間,種植出富含營養價值的蔬菜。

鮑明鈞表示,為了讓學生能夠達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及目標,三個課程模組是以螺旋式學習,以食農教育為起始,讓學生意識種植蔬菜需要的陽光及水源,在東華附小教師的教學下,逐步引導學生察覺、體會能源的重要性,學生能夠學到能源的類型、潔淨能源的重要與差異性,進而選擇適合的潔淨能源,最後還能實際製作出光照穩定並且有穩定水源的智慧澆灌系統。這些都是符合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也都正在東華附小的校園進行中。

▲東華附小校長鮑明鈞(左一)、指導教師團主任張慧娟(左四)、主任王碩鴻(右二)、老師吳霽昀(右一)與四名作者同學合影。(圖/東華附小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